bwin国际新闻

《媒体生科》bwin国际校报:大道长存 辉光日新

作者:xgzx  发布时间:2015-06-01  阅读次数:

喻铭灿(一等奖)

最初接触《道德经》的句子是在小学四年级观看《射雕英雄传》时,当时郭靖正在与欧阳克比试背诵《九阴真经》,第一句便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后来,通读《道德经》才知道原来是金庸先生借用了其中的语句。《道德经》虽然洋洋洒洒五千言,问世两千余年,但是其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思想,透彻的说理,辩证的观点和隽永的文字仍焕发着无限的魅力,吸引着我百读不厌,温故知新。寒假,再次温习这部道家经典,对其中蕴含的人生信仰、哲学思辨、生活态度和处世之道产生了一些思考和见解,愿以拙笔记之,供与诸君分享探讨。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是崇高神圣的信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道”是不可名状的神秘力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道”是高雅隐士的生活原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是万物存在发展的自然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是浩瀚宇宙生成的根源。

基督徒礼拜耶稣,穆斯林信奉真主,僧侣们称赞如来。那些被多数人追求的,神秘莫测的、至高权威的、无穷力量的、传播普世价值的精神象征都有一个共同的代名词——信仰。显然,贯穿《道德经》始末的“道”亦是一种神圣的信仰。近几年,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坊间传闻,都盛传着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一些人相信了错误甚至邪恶的东西,误入歧途甚至酿成悲剧。贪官污吏仰仗权力,损害着13亿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行贿罪犯遵奉潜规则,破坏着社会公平和法律公正;奸商恶企迷信金钱利益,致使“地沟油”“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风暴肆虐;“全能神”教众崇拜魔鬼,制造了5·28招远惨案;IS等极端组织推行恐怖和暴力,威胁着世界和平与稳定……而多数人是并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因而,过路人遭遇倒地老人会疑虑“到底该不该扶”,无知者听闻“福岛核泄漏事件”会将碘盐抢购一空,中国大妈看见黄金跌价会掀起“淘金”狂潮,崇洋媚外者会在日本把原产于杭州的马桶盖买到断货……这些可悲或可笑的社会现象归根结底是人心欲望极度膨胀和社会浮躁风气肆意蔓延的产物。而提倡“清心寡欲,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正是减弱欲望,驱散浮躁,弥补信仰的一剂良药。倘若人们将“道法自然”的理念融入信仰,心存敬畏,追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活状态,那离实现人民的“幸福梦”,社会的“和谐梦”还会远吗?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朴素辩证法是独具魅力的东方哲学。“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地深入观察,归纳抽象出了“事物相互依存,相生相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辩证规律,这与两千年后马克思“对立统一”的观点不谋而合。倘若只是提出自然辩证法,或许《道德经》还不会产生跨越时空的深远影响。然而,基于朴素辩证思想,老子更进一步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的道德评判标准,确立了“贵以贱本,高以下基”的治世方略,阐释了“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世界本源。这些丰富深刻的思考构筑了道家哲学的精巧框架,难怪德国哲学家谢林会对《道德经》给予“完全和普遍地深入到存在的最底层”的至高评价。

有人认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只是粗浅地描述了事物在同一层面上的对立与转化。然而,“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反者,道之动”寥寥数字便简约而不简单地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深刻道理,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会通过相互转化达到相对平衡,而事物不断运动又会产生新的不平衡,这样似乎周而复始的循环却使主宰万物的“道”不断发展。一些西方人固守辩证法就是黑格尔的“正、反、合”,就是马克思的“对立统一”,但《道德经》先于西方上千年的朴素辩证法便是东方哲学上的一颗旷古烁今的璀璨明珠。

“少私寡欲,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是祛除苦恼的良方。且不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严厉警诫,且不论沉溺声色犬马,浸淫酒池肉林,祸国殃民的夏桀商纣,单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平常生活就有诸多值得深思叩问之处。当学生党疲于应试时,会不会有“分数是越来越高了,可学习的乐趣却越来越低”的迷茫?当工薪阶层忙于加班时,会不会有“钱是越赚越多了,可陪家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的抱怨?当空巢老人独守空房时,会不会有“房子是越来越大了,可一家团聚的机会却越来越小”的孤单?而当我们附庸功利主义的浪潮追名逐利时,会不会有“名利是越来越近了,可是最初追求的那份稳稳的幸福却越来越远”的感叹?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苦恼起于内心不满足的欲望;社会学家提示我们,苦恼兴于外在无休止的争斗。因而,当我们对许多原本美好的事物都“累觉不爱”时,不妨选择“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人生态度拥抱生活,或许,“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就在“灯火阑珊处”。

然而,适度的欲望是人类心理充实的需要,是社会前进的驱动力。我曾疑惑,“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使民无知无欲”的黄老之术会不会引起人们精神空虚,阻碍社会进步呢?当我领略到道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博大情怀时,便觉得豁然开朗。居里夫人将冒着生命危险掌握的镭提炼技术无偿捐献给社会,为癌症治疗寻到曙光;钱学森先生拒绝美利坚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潜心投入“两弹一星”的研究,为新中国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放弃用多年心血研发引领信息时代的万维网系统的专利权,使全球互联网行业如雨后春笋般盎然兴起……这些伟大的人物追求的是若水般的“上善”,“利万物而不争”,因而,无需世人称赞,无需丹青传颂,他们一直都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精神富豪。而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若能秉承“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家风度,相信即便平凡,我们亦能在“道”的指引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幸福!

“无为而治,贵柔守弱”的处世之道是从容透彻的人生智慧。有些人认为道家“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无为”论断是一种消极和退步。其实,“无为而治”绝不同于毫无作为的虚无主义,相反,它引导人们理性入世,顺其自然,不要刻意为之;“无为而治”也绝不是鼓吹守株待兔式的不劳而获,它主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因势利导。“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同样劝告人们要注重“慎终如始”,这样才是顺应道法,才能产生“博学约取,厚积薄发”的器质性变化。而它反对的是“有志者,事竟成”夸大主观能动的过分感性和“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忽略实际情况,违背客观规律的盲目愚昧。无论是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还是各行各业的领袖精英,他们往往能睿智地洞察“道”的存在,理性地分析“势”的样貌,依道而行,借势发力,从而能从容淡定地取得瞩目的成就。这才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真谛!

如果说“无为而治”是在普通境遇时的处世方针,那么“贵柔守弱”则是在逆境险境中的高深谋略。“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绝不是墨守成规的保守,而是“复归于朴”的柔善;“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也不是软弱无能的退缩,而是“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韬略。“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生命是脆弱的,面对危难时,仅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壮怀激烈也于事无补,招致的不过是“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的惨淡结局。倘若能效法天下至柔的流水,灵活迂回,以退为进,“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往往能取得“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的奇效。所以,班固在《汉书》中会毫不惜墨地评述道家诸流:“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

在物欲横流的沧海里,在功利主义的浪潮中,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呐喊“信仰在哪里?”,不必迷茫,在亘古长存的“道”里;或许有一天,我们会追问“理性在哪里?”,不必惊慌,在朴素深邃的辩证法里;或许有一天,我们会质询“幸福在哪里?”,不必苦恼,在寡欲无争的生活态度里;或许有一天,我们会疑虑“出路在哪里?”,不必担忧,在怀柔无为的处世方法里……其实,一切有关生活命题的答案都在中华儿女世代传承辉光日新的《道德经》里!(作者系bwin国际学生)

链接:http://xb.cnhubu.com/HTML/2015-06-01/5189.html

上一条:沈鹤霄来公司进行就业指导报告会 下一条:bwin国际“十佳大学生”评选圆满结束

关闭

版权所有 bwin国际官方网站 - 首页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邮编:430062电话:88661237 / 88663882 / 88661746